我從2020年6月搬來青埔就開始加外送群組,但那時候不多,我一開始只加了「邱哥海鮮」和一個賣菜群組(這個後來不做了)、再來就是戴利,是的,疫情還不嚴重時我就已經請戴利外送了。
疫情嚴重後陸續出了好多外送群組,但我只加了幾個有差異的或替補的,來介紹一下:
這是我手機的畫面:
我從2020年6月搬來青埔就開始加外送群組,但那時候不多,我一開始只加了「邱哥海鮮」和一個賣菜群組(這個後來不做了)、再來就是戴利,是的,疫情還不嚴重時我就已經請戴利外送了。
疫情嚴重後陸續出了好多外送群組,但我只加了幾個有差異的或替補的,來介紹一下:
這是我手機的畫面:
目前我們只有一部車,爸爸平常開去上班,我若要出門就要叫計程車,但發現有小孩後坐計程車不是那麼方便,因為要帶的東西好多,出門必備推車、媽媽包、隨身包、小的時候還要一袋裝揹巾,真的很麻煩。
加上沒車平日就不會想帶兒子去比較遠的地方,爸爸覺得我不能每天都在家,應該要出門走走,有車會比較方便,於是我們考慮買二手車。
為什麼不是買新車?以前我是不喜歡二手商品的人,但看了很多財務理財的書後,我開始改變想法,對於車子只是代步工具,不用花很多錢在上面,反而該把錢拿去投資比較重要(財務自由那本書作者也覺得二手車就好),而且我們還要買房子,爸爸車也超過十年,換車時間也快到了,這些都是大筆錢。
搬來青埔租房子只是為了解這地方適不適合我們,可能我真的是適應力很強的人,所以住著住著也習慣了,生完小孩後就開始要看房,從12月開始看到現在,新成屋和中古屋是我主要選擇的目標,預售屋不再我的考慮範圍,但看到沒適合房子就連預售屋我也會進去看看。
一個朋友他是30歲左右的年輕人有家庭有小孩,因為他做建築工程,所以我就請教一些建商的問題,他知道我要買房,於是他傳把[月租*12個月*30年],你再決定要不要買房?
關於買房或租房這議題一直都有二派,我自己以前也覺得租房就好,畢竟我都租了快二十年的房子,但現在轉念了,以下是我的想法:
社區群組有人分享貼膜資訊,他是有玻璃的全部都貼,包括後陽台,也提供廠商資料,我房東也在群組內,於是他敲我說他要貼膜,因為他覺得玻璃很可怕,本來我看到分享沒什麼感覺,但房東要出錢我也不介意😂。
房東說我小孩還小,浴室玻璃要貼比較安全,我真心覺得他是好房東。我就跟朋友說我房東要貼防爆膜的事,結果朋友說一定要貼丫,因為他們社區有住戶浴室玻璃全破裂碎滿地,他們房子才交屋一年也沒外力,結果社區立刻就揪團貼膜😂。
五月底時我從竹北搬到了青埔,我發現有不少人也剛好卡在這二個區域在選擇落腳處,我又二邊有住過,所以來寫寫房子及生活上的差異。
首先來寫竹北,竹北我住在宏觀大器A棟高樓層,宏觀大器是豐邑建設蓋的社區,豐邑在sway大大那的評價很低😅,宏觀大器社有ABC三棟,A棟是一層四戶三部電梯,我們是朝北的房子,所以有超大前陽台,可以烤肉那種大小,無限永久棟距,因為前面是美國學校,可以看到高鐵和火車進出站及遠方的山,整戶都有對外窗,但是豐邑的氣密窗品質很差,會聽到高鐵的聲音,尤其是直達車的音爆超可怕,連假期間有加班車時,坐在客廳看電視要開很大聲才能對抗高鐵聲音 (針對聲音真的是很主觀,因為有朋友來家裡,他們對高鐵聲音還可以接受,但我是完全無法接受);不過宏觀是禁菸社區這點非常好,不用吸別人的二手菸。單就社區而言,我覺得的優缺點:
現在住青埔的房子房東全部都用大金冷氣,有一對三和一對二,主臥房的冷氣一直讓我們聞到霉味,吹了一個月終於到了崩潰臨界值,覺得連棉被都有霉味了。
我先打大金客服請師父來看,結果師父下午來了開冷氣沒聞到霉味(因為我很晚起床,才關沒多久),我特別強調晚上睡覺前開味道很濃,師父就放棄處理,說了一些奇怪理由,例如:因爲裝在靠窗這面不容易散熱才會有霉味。我回:客廳那台也在靠窗面為什麼沒有霉味?(KO);後來又說舊的機型沒有除濕功能,我回:我用了這麼多台大金冷氣,為什麼就只有這台有霉味,其他台就不會?(師父又不接話了),最後師父說今年出的新機型才有除霉功能。(我很無言)師父還建議關冷氣前先開放風吹20分鐘可以改善(根本沒效),結果什麼都沒做也沒檢查就要收300元檢測費。
結婚前我租房子在台北市內湖區的東湖,樓下就是公車站牌、屈臣氏、全聯、小吃攤,算是生活機能非常方便的地方。後來結婚時搬到竹北高鐵站附近,是老公的房子,來不及紀錄短暫的竹北生活,就搬來桃園青埔了,我不確定會在青埔住多久,所以來紀錄一下。
為什麼會選青埔呢?因為我在台北工作,老公在湖口工作,青埔是中間點,我可以搭高鐵進台北市;捨棄桃園市中心的原因是上下班時間會塞車嚴重。
感覺年紀到了30,應該要好好來慶祝一下生日,10/4生日是星期一,所以我選在10/2星期六在台北夜店好好玩一下囉~~